此外,跨区域合作也在走深走实。在广东海南先进制造业合作产业园★■■,一批批项目正加快开工建设,成为推动“广东海南相向发展”从蓝图变为实景的生动例证◆★★★★◆。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园区通过赴粤联动招商和专场招商活动,成功引进361家企业,招引49个产业项目落地,总投资约120亿元。
产业园区是经济发展的主阵地。3月12日◆★★,记者在位于美安生态科技新城的东湖高新海口生物城项目一期看到,21栋颇具现代感的标准化厂房整齐排列■★■★,入驻企业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精装修及设备安装调试,为下一步投产达效打下坚实基础。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如何引得“活水”来?3月12日,海口国际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耿青华表示◆■◆,将把招商引资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主动“走出去”◆★★◆,热情■★■★★◆“请进来”,招引国内外优质企业落地海口◆■,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文民看来,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源头活水。“去年我们研发投入2.66亿元■★◆■◆◆,创造产值超40亿元■◆■■★◆,其中创新产品贡献度近20%。目前公司在研项目80个,包括多个创新药和新剂型制剂。”刘文民表示★◆,企业将布局更多首家■■★、独家★■◆★■◆、复杂制剂项目,推动海口生物医药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今年以来◆★★,江东新区以超常规手段和力度◆★■,分秒必争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在位于江东新区的海南出版产业大厦项目现场,工人正紧锣密鼓地开展施工。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士杰 摄
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1217”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提出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引领区■★◆★★,打造“六个之城”,其中打造产城融合创新之城是强市之基。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负责人、副教授肖彬认为■■★■◆◆,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二者相互促进、不能脱节分离★◆◆■★■,产城融合能高效整合自贸港政策、科教资源与产业优势◆★■,通过创新驱动与空间优化激活发展动能,构建可持续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与城市能级跃升,奠定海口强市根基★★◆。
海口综保区持续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完善产业配套,进一步提升综合承载力和吸引力。图为海口市锐骏微电子有限公司正奋力冲刺首季“开门红”。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苏弼坤 摄
在助力企业“走出去”发展的同时,海口也在积极发力“引进来■◆★★■★”招商。今年以来◆■★◆◆■,海口国际投资促进局聚焦◆★★“招大引强”■■★◆◆★,带着政策和项目马不停蹄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前几天我们接待了一个药企投资考察团,围绕促进医疗器械创新成果转化★◆◆、自贸港政策红利等进行了深度对接。今年我们将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和五向图强战略开展投资促进工作◆■★■◆,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海口国际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耿青华表示。
3月12日,记者走进位于江东新区临空经济区的圆通海口集运中心操作场,只见传送带高速运转■◆■■,各类物流设备协同作业,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进行货物分拣★★◆★、灌包等流程■■◆◆■。随着传送带的转动,一个个包裹被快速分类、装车,发往全国各地。
招商团队马不停蹄奔赴国内多地、产业项目迎来投产热潮、科技成果加速落地生金春日的海口■■,处处涌动着科技创新的蓬勃气息■■◆。
位于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的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和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一站式◆◆■★■”飞机维修业务正繁忙进行。海口吉耐斯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最近每个月都有发动机维修交付◆■,订单量还在持续增加。”记者了解到★◆◆,该基地依托“自贸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叠加政策优势,大幅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了在全球发动机维修市场的竞争力。去年★■◆■,海口航空维修产业总产值突破6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负责人、副教授肖彬◆■★★◆◆。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石中华 摄
春和景明■★★■,万物竞发。连日来★★◆■◆■,记者深入走访海口重点园区、车间工地等,感受产业攀“高”逐“新”,补链延链,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蓬勃脉动。
“海口将紧紧围绕五向图强战略■★◆,因地制宜、向新求质■■◆◆■★,打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海洋油气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市科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小宝表示◆◆★◆◆★,将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引领优势◆★◆,全力推动产业补链强链,让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肖彬介绍,产城融合本质是以创新为驱动、以产业为支撑、以城市为载体的协同发展模式◆■■■,契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从全国层面看,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被摆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习在听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着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从全省来看,海南自贸港★◆“双15%★◆■★★”税收优惠◆★■★、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等政策,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制度保障■◆★★■■,海口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方面走在前◆■■★■、做表率★★★,释放政策红利■◆■■◆★,是建设自贸港核心引领区应有的担当;就海口而言◆◆■■★,扛起挑大梁的担当、形成挑大梁的实力★■◆,需要通过产城融合破解产业空间分散★■★■、人才吸引力不足等瓶颈,形成“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以人促产”的良性循环,提升产业协同和配套能力,推动科教人一体改革,将更多科研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构建具有海口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志红)
“您可以先办理跨境数据专用通道申报★■★,这是申报流程的相关资料”3月12日,在位于海口大英山CBD的全球贸易之窗■★★★◆◆,省数据跨境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正为企业负责人详细介绍数据跨境业务,并协助制定数据跨境业务策略。“在海口开展在线旅业跨境数据业务◆◆◆★◆■,出海更加便捷,流程也更加高效。■◆◆■★”同程旅游副总裁■◆★、CTO余沛表示,将积极申报跨境数据通道★■■■◆,充分用好自贸港政策红利。
持续提升重点园区发展能级◆■■■。支持江东新区做大现代服务产业集群、高新区做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综保区做精现代贸易加工产业集群、复兴城做优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海口江东新区管理局临空经济部负责人陈建军表示★■◆■,江东新区临空经济区将不断集聚航空领域的★★■■◆★“人流、物流、商流、科技流■◆◆★★★、信息流★■◆”等全球优质要素资源◆◆■◆■,坚持客货并举◆■■◆★,打造更高水平的航空枢纽,推动江东新区★■◆“临空起飞■■■”★■,助力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我们力争将项目打造成为湖北联投东湖高新集团全国园区企业赴琼扩产转化★◆◆◆■★、享受自贸港优惠政策的窗口★◆★■。目前■★★★,园区注册企业已达125家,签约落地企业22家,涵盖数字医疗、生物制药等产业领域★★◆■。”项目负责人欧阳威告诉记者,项目一期整体及二期定制厂房已完成竣工备案,三期海口数智科技创新平台项目正加紧推进设计等前期工作■◆★。
站在打造产城融合创新之城的新起点上,海口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科技创新,以更加务实的举措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构建千亿■◆■■◆、百亿级产业集群梯次发展体系★■,奋力书写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崭新篇章★◆★■◆。
去年12月,习在听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要着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主导产业补链延链◆■★■、优化升级◆★◆★■★。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构建更加开放的引才机制,打造多层级科技创新体系,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我们投入了自动环线分拣机、智能安检机等数字化设备,一件快递从进场卸车到分拣装车最快仅需10分钟,业务旺季日处理量最高可达150万件。”圆通速递海南省区安全与公共事务负责人娄逸非告诉记者,江东新区临空经济区仓储物流产业的不断集聚■◆★,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公司将持续提升设备智能化水平和快递时效性,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力量。
打造产城融合“新样本”,离不开基础设施的“硬支撑”。在海口综保区金盘园区,改造后的中央大道沥青路面平坦宽阔■◆■◆■■,多条支路也已改造完成,园区面貌焕然一新。海口综保区管委会国土规划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进园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完善产业配套,进一步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和吸引力。
作为海南自贸港核心引领区,海口着力构建具有海口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提升重点园区发展能级■◆★★,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实施意见》提出★■◆,着力构建具有海口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五向图强■★”■■,大力推动主导产业补链延链凯发k8体育国际入口、优化升级,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双轮驱动◆■”,发展壮大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低空经济★★◆★★■、航空维修等高新技术产业。做强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制造、海洋工程装备等新兴海洋产业。
如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施意见》提出,建立健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工作机制,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推进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
在海口江东新区临空经济区,物流快件搭乘飞机飞往世界各地;在首个落地海口国家高新区的■★“省际飞地”标志性项目东湖高新海口生物城■■,首批入驻企业已进场开展装修作业◆■★;在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进境飞机维修业务如火如荼★■■◆★,“一站式”飞机维修已成为产业的一张“金名片”
■◆◆◆★“高新区将不断推动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打造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和产业升级的关键驱动力。”海口国家高新区工委副书记陈量子表示,园区将加快产城融合步伐,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海南自贸港夯实实体经济根基和培育新质生产力贡献高新力量。
◆■“我们坚定不移地向制造型园区转型■◆◆■,持续强链补链,提升产业聚集度。”海口综合保税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侯同波介绍★■★★,园区将加快推进自贸港核心政策落地,力争消费精品贸易与加工产业集群营收迈上千亿元台阶。
健全投资促进工作机制方面,将优化提升园区招商、会展招商,探索实施以资招商★◆★、基金招商,增强投资促进竞争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方面◆◆,将聚焦重点领域加强优质金融服务◆■◆★★,吸引更多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发展■◆★■。(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歆卓 整理)
复兴城跨境数据服务产业基地先后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在国际通信算力设施使用★◆■、租金减免、基金投资等方面扶持入驻企业。图为外企工作人员在交流业务。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康登淋 摄
位于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的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依托“自贸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叠加政策优势,提升了其在全球发动机维修市场的竞争力★★。图为技术人员在检修航空发动机■◆■。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苏弼坤 摄
原标题:打造★★“六个之城★★◆■★”,海口这么干系列报道(二)丨聚焦科教人一体 海口打造产城融合创新之城
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提出◆■★,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引领区★■■◆◆■,打造★◆★◆“六个之城”◆★★,其中打造产城融合创新之城是强市之基。海口将着力构建具有海口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提升重点园区发展能级,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健全投资促进工作机制,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打造产城融合创新之城。